摘要:水溫形成的養(yǎng)殖水體上下分層非常普遍且明顯。晴天上表水層藻類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,與池底有機物處于缺氧還原環(huán)境下脫氮產生的氮氣,在上下水層不能進行交流的情況下,經常處于過飽和的現象。生存在這樣水體的魚類,不論是在魚苗階段還是成魚階段,過飽和游離氣體將不可避免地進入其體內,使其患上氣泡病。相對于魚苗氣泡病的急性發(fā)病癥狀,患上氣泡病的成魚不會有明顯癥狀,稱作慢性氣泡病。目前由于人們對慢性氣泡病產生機理了解不多或存在認識誤區(qū),致使氣泡病常常成為繼發(fā)病原性疾病的誘因,也是濫用藥的入口。因此,我們應充分認識慢性氣泡病發(fā)生機理,采取科學有效措施,消除氣體過飽和的現象。